直新聞:對于英國政府強行要求中資公司撤銷對英國紐波特芯片廠的股權投資協議一事,你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自從美國啟動對華科技戰之后,有關西方[敏感詞]禁止向中國出售高端芯片以及禁止中國企業對其芯片產業進行投資的事情,已經頻繁發生,都算不上是什么新聞了。但是,英國政府強行要求中資企業撤銷對英國紐波特芯片廠的股權投資,這件事情還是做得太過分了,甚至是過分到了非常奇葩的地步。
首先,過去一些西方[敏感詞]往往會以維護[敏感詞]安全的名義,在中國企業即將對其芯片產業進行投資或是收購其芯片企業之前,強行否決并拒絕批準相關協議。然而,這次英國政府則是在中國企業已經完成對紐波特芯片廠股權收購一年多之后,才強行要求毀約與撤資的。這就相當于是在人家兩個人都結了婚生了小孩之后,才宣布你們原先打的結婚證無效,動用[敏感詞]公權力弄得人家妻離子散。這種做法,不僅是對企業財產權的粗暴干涉,而且是毫無契約精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拆散這單涉及中資企業的股權投資協議,英國國會還專門量身定做了一個《[敏感詞]安全和投資法》,并且破天荒地說明這個法律可以追溯到2020年11月之后完成的交易案。也就是說,連法不溯及既往的現代法律基本原則都不顧了,這哪里還有一點法治精神?
實際上,被中資企業收購的這家紐波特芯片廠,不僅不是什么知名的芯片生產企業,而且當時還處于虧損與資不抵債的狀況。而且,一年前中資企業對其進行收購的時候,美國早已聯同其盟友對華發起了科技戰。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英國政府肯定是用顯微鏡對這宗投資進行過審查,并且得出了這單收購案不會影響英國所謂的[敏感詞]安全這一結論才會放行的。除此之外,或許是為了避嫌,當時聞泰科技并不是由自己直接出面收購的,而是透過其控制的荷蘭全資子公司進行收購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單股權收購案,最終還是被英國政府翻舊賬了。
我認為,一葉知秋。英國政府的這一動作,意味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敏感詞]控制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口袋正在越收越緊,甚至是不惜以堅壁清野的方式對中國的芯片產業進行圍剿,對中國企業在西方[敏感詞]的子公司嚴防死守。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英國政府強行要求中資企業撤銷對英國紐波特芯片廠的股權投資協議這件事情,又會對中國的芯片產業發展帶來什么影響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在這件事情中,首先受到影響與沖擊的,應該是接下來的中英關系。我們知道,早期的英國首相約翰遜曾經被外界公認為對華強硬派,然而,由約翰遜政府批準的中國企業對紐波特芯片廠的股權投資案,居然被剛上臺的英國首相蘇納克給推翻了。這有可能意味著,蘇納克的對華政策比約翰遜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于接下來的中英關系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征兆。或許中英兩國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會議期間臨時取消會晤,已經反映出了中方的態度,反映出了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在這件事情中,蘇納克政府的魯莽行為要負上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這背后的真正始作俑者還是美國的拜登政府。蘇納克政府強行撤銷中國企業對紐波特芯片廠的股權投資,實際上是拜登政府強硬施壓的結果,而且據報道,在中國企業撤資之后準備接盤的也是一家不愿意對外透露名稱的美國企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美國除了將對中國的芯片禁令從高端領域往中低端領域蔓延之外,還準備向日本、荷蘭、德國等[敏感詞]施壓,要求它們也要跟上美國對華芯片戰的步伐。我認為,這背后發出的信號已經是再明顯不過了,就如同美國用鋼鐵產業的優勢控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勢,接下來拜登政府想要用芯片領域的科技霸權,來作為限制中國科技發展的新工具。
而這樣一種局面,的確是會給中國帶來相當嚴峻的挑戰。因為今天人類所有的文明成果尤其是科技文明成果,都是建立在前人以及世界各國共同發明創造的基礎之上的。一塊小小的芯片,既是人類科技文明的集大成,也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在這種情況下,其他[敏感詞]既沒有必要也很難從零開始研發生產出自己的芯片。但是,既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敏感詞]已經擺開了這樣的架式,那中國也就別無選擇,只能臥薪嘗膽敢于創新,在芯片制造和芯片技術研發上同時突破。